五术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对庞大复杂的道术(秦汉前称方术)系统的最主要的分类,一般指山、医、命、相、卜。五术的基本构成都是源自《易经》,《易经》涵盖时空、宇宙的万事万物,阴阳相互对立又能相互转化,如冬去春来,夏去秋来,月升日落。
国学传统五术的门类与类目
“山”:包含《玄典》、《养生》、《修密》三部分,是修心养性、锻炼身体的秘术;玄典:包括《老子》《庄子》等修心养性的书;养生:追求健康长寿的吐纳法、炼丹法等;修密:咒法、武术等,利用运动以及精神、意念的统一来提高身心境界。
“医”:是解决“生、老、病、死”这四种人生不可避免的痛苦,谋求解脱而产生的学问。医,也就是我们传统的中医,通过“望闻问切”以及结合现代医学治疗疾病,包括方剂、针灸、灵治等方术。
“命”:就是通过推命的方式来预测人生、穷达自然。是以时空关系来判断人的命运的一种方法,是推测个人未来命运的学问,命理师以各式各样的天文、地理、人文等特征,来推论人的性格特性与各项运势。
“相”:就是通过观察天,人、地、物等形象来研究人、事、物之理以作取舍。我们常见的主要是人相和地相。人相包括手相,面相等等。地相,即风水,又称堪舆术。是一门通过地形、环境、结构、坐向,来测断的方术。
“卜”:即卜算,包括太乙神术、奇门遁甲,梅花易数、测字、抽签等都属于卜的范畴,“卜”的对象是以人之外的事物情景,预测的是短期事物的吉凶。历史朝代中的军事家大多精通此术,如诸葛亮、刘伯温、曾国藩等。
这五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,它们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,也受到皇家和士大夫阶层的重视。五术中的一些元素,如中医的养生保健方法,相术中的面相分析疾病等,至今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。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五术中的某些部分,特别是命理、相术和卜术,带有一定的谜xin色彩,应以科学的态度审慎对待。